RPM 二进制包的命名需遵守统一的命名规则,用户通过名称就可以直接获取这类包的版本、适用平台等信息。
RPM 二进制包命名的一般格式如下:
	包名-版本号-发布次数-发行商-Linux平台-适合的硬件平台-包扩展名
例如,RPM 包的名称是httpd-2.2.15-15.el6.centos.1.i686.rpm,其中:
- 
		httped:软件包名。这里需要注意,httped 是包名,而 httpd-2.2.15-15.el6.centos.1.i686.rpm 通常称为包全名,包名和包全名是不同的,在某些 Linux 命令中,有些命令(如包的安装和升级)使用的是包全名,而有些命令(包的查询和卸载)使用的是包名,一不小心就会弄错。
 
- 
		2.2.15:包的版本号,版本号的格式通常为
主版本号.次版本号.修正号。 
- 
		15:二进制包发布的次数,表示此 RPM 包是第几次编程生成的。
 
- 
		el*:软件发行商,el6 表示此包是由 Red Hat 公司发布,适合在 RHEL 6.x (Red Hat Enterprise Unux) 和 CentOS 6.x 上使用。
 
- 
		centos:表示此包适用于 CentOS 系统。
 
- 
		i686:表示此包使用的硬件平台,目前的 RPM 包支持的平台如表 1 所示:
				表 1 RPM 包适用的硬件平台
| 
						平台名称 | 
						适用平台信息 | 
| 
						i386 | 
						386 以上的计算机都可以安装 | 
| 
						i586 | 
						686 以上的计算机都可以安装 | 
| 
						i686 | 
						奔腾 II 以上的计算机都可以安装,目前所有的 CPU 是奔腾 II 以上的,所以这个软件版本居多 | 
| 
						x86_64 | 
						64 位 CPU 可以安装 | 
| 
						noarch | 
						没有硬件限制 | 
 
- 
		rpm:RPM 包的扩展名,表明这是编译好的二进制包,可以使用 rpm 命令直接安装。此外,还有以 src.rpm 作为扩展名的 RPM 包,这表明是源代码包,需要安装生成源码,然后对其编译并生成 rpm 格式的包,最后才能使用 rpm 命令进行安装。
 
有读者可能会问,Linux 系统不靠扩展名分区文件类型,那为什么包全名中要包含 .rpm 扩展名呢?其实,这里的扩展名是为系统管理员准备的,如果我们不对 RPM 包标注扩展名,管理员很难知道这是一个 RPM 包,当然也就无法正确使用。